华师大退协与东莞市老科协携手兴龙社区共筑共建新篇章
12月10日,和煦的冬日阳光洒满大地,一场富有深意的共建活动在历史悠久、文化底蕴深厚的石龙镇拉开序幕。本次活动深入践行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工作理念,以基层党建为引领,积极探索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、新模式。华师退协副理事长、退协老龄问题研究会会长、老年大学副校长贺浪萍,华师离退休教工党委副书记、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王松堂等一行10人组成专家团到东莞市石龙镇兴龙社区参加 “高校+社协+社区”的联建社会治理新机制项目专家咨询会。华师大退协、东莞市老科协与兴龙社区三方联动,旨在强化校地合作纽带,促进文化交流互鉴,共同推动老年科技与文化事业、养老事业的蓬勃发展。
兴龙社区党委书记陈志雄、副书记霍锦添,东莞市老科协会长韩临晓、副会长段平凡、秘书长蔡福康,石龙分会副会长王珊珊、市老科协理事谭丽芳、欧丽梅及相关社区项目代表到场参加相关活动。
上午时分,专家团一行参观了石龙镇举重博物馆。这座博物馆通过琳琅满目的举重器材实物展示、栩栩如生的举重比赛视频回放及举重冠军的励志故事分享,让每一位参观者都深刻领悟到了举重运动所蕴含的勇往直前、不屈不挠的精神内涵。
随后,大家参观了石龙镇东征博物馆,并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、图表、地图等陈列展品,深刻地领悟到了1923-1925年期间那段铮铮的东征岁月,并表示要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,创新养老工作举措。
下午,代表团一行到达东莞市老科协石龙分会进行座谈交流。在观看了东莞市老科协的宣传视频后,与会人员对协会在老年科技人才利用、科技创新成果应用、科技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和未来蓝图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。华师大银龄团队对东莞市老科协的工作成果赞不绝口,并详尽分享了省老科协智库项目的背景意义、目标愿景、实施进展及取得的成果,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反响。
座谈中,双方特别关注了老科技教育工作者如何发挥潜力服务社会的问题。东莞市老科协提出了开展科普教育、中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以及学生心理疏导等议题。华师大银龄团队对此表示高度赞同,认为可以积极协作为东莞老科协提供帮助,并分享了他们在这些领域内的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。
双方还围绕老年科技政策研究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探讨。为表达对东莞市老科协工作的赞赏与支持,华师大银龄团队向东莞市老科协赠送了智库项目的研究成果文本,涵盖研究报告、政策建议等珍贵文献,为东莞市老年科技事业、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决策依据。
随后,三方代表齐聚石龙镇兴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共同召开了共建座谈会。会上,华师大银龄团队分享了开拓与办好老年大学、组建老龄文娱团体常态化开展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。兴龙社区分享了他们在社区助老托老中心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。同时,华师大银龄团队还介绍了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做法,为大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。
华师大银龄团队对兴龙社区在养老事业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表示赞赏,并表示愿意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资源引入社区大学,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精神文化享受。同时,他们也希望与兴龙社区共同推动老龄文娱团体活动的发展,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,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各方代表纷纷表示,此次共建活动为三方搭建了一个难能可贵的交流平台,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,为未来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三方对老年科技与文化、创建活力社区与养老事业发展的深切关怀和坚定信念,为兴龙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和强劲的动力。
未来,华师大退协、东莞市老科协与兴龙社区将继续保持紧密的联系与合作,携手共进,为老年科技与文化、活力社区建设、养老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。他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,共同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径,为创造更加美好、幸福的明天而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