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力学习习惯养成,东莞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活动首场讲座举办
你是否为孩子的学习习惯感到头疼?注意力不集中、拖延症、学习效率低下……这些困扰着无数家长和青少年的问题,如今有了科学解决方案!3月13日晚,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、东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的“认知科学指导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”专题讲座在东莞石龙镇中山纪念堂小剧场举办。
本次活动由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,是医教联合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系列科普首场讲座,吸引了众多小学生家长、教育工作者以及科普活动组成员的热情参与,现场气氛热烈,反响强烈。
权威专家深度解读
助力学习习惯养成
讲座特别邀请了石龙镇教育管理中心教研室副主任、正高级教师奉婷老师担任主讲嘉宾。奉婷老师深耕教育领域多年,在认知科学与教育实践融合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。
在讲座中,奉婷老师首先通过生动有趣的小调查和视频案例,引出了习惯的概念与内涵,强调了习惯的稳定性、自动性与可塑性,以及其对孩子一生的深远影响。她指出,习惯是人们经过后天不断实践而逐渐形成的稳定行为或思维模式,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。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与命运。
接着,奉婷老师通过对比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实际案例,深入阐述了习惯对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决定性作用。她引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・詹姆士的话:“播下一个行动,收获一种习惯;播下一种习惯,收获一种性格;播下一种性格,收获一种命运。”强调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。
在讲解习惯的培育方法时,奉婷老师结合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,详细介绍了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,以及家长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承担的重要责任。她还分享了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CLEAR提出习惯养成的四步骤:提示、反应、奖励、渴求,为家长们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指导。
精准答疑解惑
缓解教育焦虑助力孩子成长
讲座过程中,家长们积极参与互动,纷纷提出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。针对这些问题,现场设置了专家咨询环节,由陈巧娟、吕蓓两位专家为家长们提供面对面的解答和指导。两位专家凭借其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,为家长们提供了个性化、专业化的建议和解决方案,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孩子在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遇到的挑战。
为了进一步拓展教育视野,提升教育水平,活动还为参与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加入科学教育社群的机会。通过共享家校协同成长网络,家长们能够与其他教育者交流经验、分享心得,共同探索科学育儿的新方法、新路径,为孩子的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。
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,为家长们提供了一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,让家长们对青少年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了更深入、更科学的认识和理解。
许多家长在讲座结束后表示,通过专家的讲解和指导,他们学会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打破“无效努力”的困境,缓解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焦虑情绪,对未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充满信心。
东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表示,将继续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系列活动,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科普讲座和培训活动,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,推动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,共同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接下来,医教联合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系列科普还将进行6场活动。